一、管路滑脫的定義、危害:
管路滑脫主要指胃管、尿管、引流管、氣管插管、氣管切開、中心靜脈導管和經(jīng)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(PICC)等管路的非計劃拔出的情況下發(fā)生的脫落。
管路滑脫危害:造成患者損傷、重插管率增加、住院天數(shù)延長、患者花費增加、增加了院內(nèi)感染的機會、危及患者生命、甚至導致死亡。

二、 導管脫落常見原因
1、 導管固定不妥,連接處連接不緊密,固定帶不合適或固定太松。
2、 病人不理解,無法忍受不適。
3、 病人意識不清、躁動、無約束措施。
4、 翻身、移動病人時,活動幅度大,管道受牽拉。
5、 病人在活動時不小心拔除或護士在做操作時不慎將管道拉出。
三、導管滑脫危險度



四、 防范措施
1、 向病人及家屬說明引流管及其他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,并告知和指導病人保護導管的方法,防止意外拉出導管。各類導管、引流管一旦不慎脫出,應及時匯報醫(yī)生,協(xié)助采取必要的措施。
2、 意識障礙、躁動不安病人適當?shù)募s束肢體。
3、 引流管長短適宜并妥善固定,翻身、移動病人時注意將固定帶、繩或別針松開。
4、 氣管插管病人若清醒,應說明拔管的危險性,嚴加看護,經(jīng)常
檢查導管位置、深度、固定方法是否合適,移動病人時小心扶持呼吸機連接管道,防止氣管插管受牽拉脫出。對欲講話而無法表達的病人,可選用文字、圖片、手勢等方式溝通示意。
5、 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,避免被手抓到。搬運病人時用2
把止血鉗夾住引流管,水封瓶放于雙膝間。一旦胸管不慎脫出,立即用手捏閉皮膚,消毒處理后用凡士林紗布封閉傷口,并匯報醫(yī)生做進一步處理。
6、 為深靜脈置管的病人更換貼膜時,注意由下向針眼方向撕開,
小心拆除原有貼膜,以免導管移位。如果導管有滑出,切勿向內(nèi)插入已脫出的導管部分。同時應指導病人保持置管局部干燥,不要擅自撕下貼膜,在日常生活及活動中小心保護,防止意外拉出導管。
